什么是海洋環境預報 如何精準預報海洋災害?
海洋災害是指海洋自然環境發生異常或激烈變化,導致在海上、海底、海岸帶發生嚴重危害社會、生命財產和生態系統的事件,主要包括海洋氣象、動力、生態、地質、污染災害等。我國近海發生頻率較高、損失較大的災害包括風暴潮、巨浪、海冰、海岸侵蝕、赤潮、綠潮和微塑料污染等。
在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破紀錄的極端高海溫事件頻繁出現,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度高于同時段全球平均水平,海洋災害出現較強的不確定性、群發性、并發性、突發性、持續性、極端性等特征。
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全球海洋環境數值預報關鍵技術系統集成研究及應用”等項目支持下,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構建了全球—大洋—近海三級嵌套的全球海洋環境預報系統,實時發布全球海流、海浪、海溫、海冰、海面風場等信息,預報能力達國際先進水平。系統在北極航道、“雪龍號”極地遇險脫困、“蛟龍號”深潛、港珠澳大橋島隧施工、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日本福島地震核泄漏和天津港大爆炸放射性污染物預測與評估等國家重大需求中實現了開創性應用。
針對海上生態災害頻發問題,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構建了適合于我國近海及其鄰近海域的三維物理—生態動力學耦合模型和生態環境預報系統,實現了海洋污染物輸運、赤潮、滸苔漂移擴散等業務化預報能力。
在海洋公益性行業專項資助下,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圍繞我國風暴潮災害嚴重區域,建立了風暴潮—近岸海浪—洪水耦合漫灘數值預報系統,精細化的風暴潮和海浪數值預報,正向“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擴展。
此外,由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牽頭的10個海洋公益行業專項,涵蓋了中國近海到全球預報預測的方方面面,所獲成果在業務化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據統計,2020年自然資源部各級海洋觀測預報機構發布各類災害預警報信息200余萬條。雖然災害頻次和強度呈上升趨勢,但是依靠及時準確的預報預測和災害風險管理,我國海洋災害總體損失呈下降趨勢,切實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2021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在聯合國“海洋十年”框架下成立了十年海洋預測合作中心,其科學目標是推進海洋預報預測系統的科學、能力、效能、使用和影響,這將為海洋預報預測技術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利用科學大數據技術和機器學習方法構建智能化預報系統,是主要的發展方向之一。
海洋防災減災,要依賴及時準確的海洋預報信息。隨著海洋觀測和預報技術快速發展,預報要素種類逐漸增多,相關數據體量越來越大,預報產品空間精細化程度不斷提高,海洋大數據發展正成為科學大數據的重要應用之一。海洋大數據主要包括雷達和衛星等觀測資料、數值預報模式結果以及預報產品等數據,其研究方法正在從單一學科向多學科、跨學科方向轉變。如何利用科學大數據技術,結合海洋預報應用特點,提高海洋大數據查詢和分析效率,提升預報模式的實效性和準確性,成為海洋大數據發展的關鍵問題。
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科學家正承擔著建設海洋強國的重任,加強海洋災害致災機理研究,突破預報預測的關鍵瓶頸技術,在高風險區域建立聯合預警中心,更好發揮科技支撐作用,不斷提高抗御災害能力和現代化水平。
推薦
-
-
-
-
-
-
-
-
英特爾在封裝設計中開發嵌入式電感全集成穩壓器 用于穩定3D堆疊系統功率
英特爾公司在封裝設計中開發了一種嵌入式電感的全集成穩壓器(Fully Integrated Voltage Regulators,...
來源:愛集微 -
-
直播更多》
-
什么是海洋環境預報 如何精準預報海洋災害?
海洋災害是指海洋自然環境發生異常或激...
-
什么是海洋環境預報 如何精準預報海洋災害?
海洋災害是指海洋自然環境發生異常或激...
-
長沙地鐵6號線何時通車 長沙地鐵6號線最新消息
6月28日,長沙地鐵6號線啟動初期運營載...
-
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是多少 我國組建了多少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
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1%,組建了50個...
-
第一部雙卡雙待手機是哪個 最早的雙卡雙待手機什么樣?
世界上第一臺雙卡手機,誕生于 2004 ...
-
恐怖谷效應是什么意思 恐怖谷效應每個人都有嗎?
恐怖谷假說在20世紀70年代由日本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