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 公布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公布2021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從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異源四倍體野生稻快速從頭馴化”等關乎人類口糧的研究榜上有名,“干涉單分子定位顯微鏡”的進展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利器……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兩個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研究進展,一個從源頭找到了廣譜抗病毒藥的靶點,為選擇廣譜特效藥找準方向,另一個闡明了冠狀病毒跨種識別的分子機制,回答了冠狀病毒從動物到人的演變問題。
面對日益復雜的新冠大流行,對新冠特效藥的需求日益迫切。所謂“打蛇打七寸”,藥物究竟作用在病毒的哪里才能產生“打七寸”的特效呢?在各突變株中高度保守、在人體中沒有同源物,這樣的病毒蛋白區域如果作為藥物的“靶子”,將能夠開發出副作用小、對各種突變株均有效的特效藥。清華大學饒子和院士、婁智勇教授課題組首次明確了病毒mRNA“加帽”成熟的關鍵酶分子,找到新型、安全的廣譜抗病毒藥物,闡明了瑞德西韋等藥物效果不良的分子機制,為優化藥物提供關鍵依據。
病毒的跨物種傳播將有望推動疾病防控的關口前移。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團隊建立了高效評估冠狀病毒跨種識別能力的方法,利用這些方法對蝙蝠源性冠狀病毒和穿山甲源性冠狀病毒的跨種傳播潛在風險進行評估,并闡明其跨種識別的分子機制,研究發現上述三種冠狀病毒存在跨種傳播的潛在風險,提示持續對動物源性冠狀病毒進行監測的重要性。跨種識別分子機制的闡釋有望避免新的冠狀病毒引發疫情,同時為理解病毒進化提供分子基礎。
據介紹,“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評選已連續開展七屆。2021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評選推薦項目量較往年大幅增加,競爭激烈,入選項目具有原創性突出、社會意義重大的特點。2021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還包括脊椎動物從水生到陸生演化的遺傳創新機制、轉錄起始超級復合物組裝機制、提高中晚期鼻咽癌療效的高效低毒治療新模式、揭開鳥類長距離遷徙之謎、全腦單神經元多樣性研究及信息學大數據平臺。(張佳星)
推薦
直播更多》
-
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 向Twitter發出收購要約
和外界預期的一樣,特斯拉公司 CEO 埃...
-
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 向Twitter發出收購要約
和外界預期的一樣,特斯拉公司 CEO 埃...
-
筆記本電腦代工廠廣達發布公告 配合防疫政策暫時停工
筆記本電腦代工廠廣達今(13)日發布公告...
-
英特爾公司宣布斥資30億美元 擴建美國奧勒岡州D1X工廠
英特爾公司宣布斥資 30 億美元,擴建...
-
莆田電信積極組織開展安全運營專項工作 強化員工安全意識
為全面落實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云網安...
-
精準落實優惠稅率 河北高企稅費減免超百億元
近日,記者從河北省稅務局獲悉,2021年...
資訊更多》
焦點
- 奇瑞新能源一季度達成50013輛銷量 實現255.4%同比增長
- 昆山重新調整劃定5個靜態管理區 延長靜默期7天
- 受蘋果用戶隱私政策調整影響 科技巨頭2022年營收將減少近160億美元
- 加快湖北數字化轉型 5G信息技術重塑制造業發展形態
- 斯坦福大學團隊發表論文 展示大腦運動皮層神經網絡如何實現新記憶索引
- 廣東首座華南唯一 廣州匯云數據中心入選2021年國家新型數據中心名單
- 慢性疾病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 低齡化趨勢明顯
- 消除線路施工安全隱患 智慧光網云守護系統成為工地“火眼金睛”
- IMT-2020推進組蜂窩車聯工作組第二十次全體會議 近日在線上舉行
- 氣候變暖將珊瑚推向耐熱極限 人工智能助力尋找耐熱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