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板塊基金二季度“波瀾壯闊” 獲加倉但“逢AI必漲已過”?
開年以來,計算機行業在人工智能板塊的帶動下,走出了波瀾壯闊的行情。蔡嵩松在諾安積極回報二季報中稱。
(資料圖片)
今年二季度,A股市場整體回調,人工智能(AI)等少數板塊成為市場熱點。
在這一大背景下,二季度主動權益類基金(含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和靈活配置型基金)下調了股票倉位,同時,基金經理積極加倉AI板塊,傳統熱門的食品飲料板塊則“慘遭”減倉。
此外,貝殼財經記者還注意到,截至7月24日收盤,年內回報排名靠前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中,就有不少是踩中了AI賽道的風口,且多位明星基金經理也表明,看好AI板塊后續的投資機會,但逢“AI”必漲的第一階段已經過去,未來需要更多關注運營數據和業績的兌現。
展望2023年第三季度,基金經理周建勝稱依然能看到諸多產業機會,比如人工智能產業鏈機會,算力板塊有望在今年下半年率先兌現業績,模型和應用領域下半年仍將致力于開發出產品,業績釋放預期會滯后于算力。
食品飲料“慘遭”減倉 通信、電子獲加倉
目前,基金二季報已基本披露完畢,在資本市場整體表現不佳下,二季度主動權益類基金倉位進一步下降。
中金公司研報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主動偏股型基金倉位由一季度的88.5%降至87.2%,偏股混合型基金倉位則由88.2%降至86.9%,靈活配置型基金股票倉位由76.8%降至75.7%,均較前期有所回落。
從行業配置來看,二季度,食品飲料被大幅減倉,TMT則持續獲得基金加倉,主要是硬件端的通信、電子獲加倉較多,倉位分別上升2.1個百分點、2個百分點,汽車也獲得0.9個百分點的加倉,主要與汽車產業鏈今年的出口表現較好有關。
此外,中金公司研報數據還顯示,二季度人工智能以及低估值國央企倉位繼續提升,其中,人工智能主題重倉比例提升0.6個百分點至7.4%,低估值國央企相關領域關注度較高,主動偏股型基金對央企整體配置比例已從11.1%升至12.4%。
這也與今年A股市場涌現的AI板塊及中特估板塊投資主線相一致。
從主動權益類基金重倉個股來看,天相投顧有限公司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主動權益類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貴州茅臺、寧德時代、瀘州老窖、五糧液、中興通訊、邁瑞醫療、恒瑞醫療、陽光電源、晶澳科技、中際旭創。
這份報告還披露了“基金抱團程度(即本季度重倉該股票的主動權益基金數量/本季度累計主動權益基金總數量)”這一指標,數據顯示,在主動權益基金范圍內,二季度貴州茅臺和寧德時代的抱團程度較高,分別為14%、13%,展現了較高的市場一致性,但這也應該引起投資者的關注,避免交易過度擁擠導致預期收益下降。
踩中AI風口 多只基金年內業績亮眼
從基金業績來看,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截至7月24日收盤,年內回報排名靠前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中,就有不少是踩中了AI賽道的風口。
比如由劉元海掌舵的東吳移動互聯A,截至今年6月末該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中,就有金山辦公、科大訊飛、天孚通信、中科曙光等多只AI概念股或AI產業鏈概念股,該基金今年以來回報約63%,在靈活配置型基金中排名前列。
劉元海在基金二季報中稱,春節后,我們判斷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有望帶來一場科技革命,科技股可能存在較大投資機會,因此,報告期內,本基金加大人工智能方向的布局和配置。
劉元海還在基金二季報中稱,對于下半年,我們認為A股科技股投資主線可能仍然要圍繞AI主線進行尋找,相對看好以下受益AI技術發展的三大方向:算力、電子半導體和汽車智能化。
在偏股混合型基金中,年內回報排名靠前的諾德新生活A也有類似情況,該基金今年以來回報約48%,其基金經理周建勝在二季報中稱,二季度本基金取得不錯業績,核心原因是對行情做了比較好的前瞻判斷,在關鍵時刻及時地從“信創+”切換到“AI+”,成為年內比較早上車ChatGPT產業鏈的公募基金產品,從而成功地抓住了市場主線。
明星基金經理看好AI但稱逢“AI”必漲的第一階段已經過去
針對今年火熱的AI板塊,多位明星基金經理也紛紛布局,并表示謹慎看好。
蔡嵩松在諾安積極回報二季報中指出,隨著ChatGPT的問世,人工智能出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將影響幾乎我們所有的行業,或將成為未來最強的產業趨勢。海外引領,從算法大模型持續迭代,到各種應用接入AI,再到算力芯片的突飛猛進,產業進展迅速。國內廠商也紛紛開展結合自身業務的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在股價飛漲的背后,是相關公司在產業端的積極布局,人工智能浪潮不可逆。本基金二季度主要投資在人工智能領域,算法、應用、算力端都有相應布局。人工智能產業未來中長期產業趨勢不可逆,未來本基金將追隨產業浪潮,繼續重點關注該領域。
李曉星則在銀華心佳兩年持有期基金二季報中稱,AIGC人工智能技術革命推動下的TMT方向是今年以來的最大熱點,無論海外還是國內市場相關AI標的均有較大漲幅。AI產業在突破"技術奇點"后,將進入新一輪成長周期,但需要關注的是AI發展不會一蹴而就,中間也必然會有曲折,包括數據隱私、道德倫理等潛在風險,可能造成板塊后續波動。
李曉星認為,隨著未來國內通用大模型正式發布,國內大模型應用有望迎來百花齊放,但逢“AI”必漲的第一階段已經過去,未來需要更多關注運營數據和業績的兌現。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潘亦純 編輯 陳莉 校對 翟永軍
關鍵詞:
推薦
-
-
-
-
-
-
榮耀筆記本三叉戟首秀 榮耀MagicBook14系列2023上市
榮耀舉行榮耀MagicBook 14系列新品發布會,推出榮耀MagicBook 14 2023和榮耀MagicBook 14 Pro 202...
來源:TechWeb -
-
-
蘋果iPhone15Pro機模視頻展示新按鈕 USB-C等外觀設計
日前一個 iPhone 15 Pro 機模出現在抖音分享的視頻中,提供了對該設備傳聞中的設計的近距離觀察。預...
來源:TechWeb -
直播更多》
-
小米13Ultra發布:告別數碼味 回歸影像光學原點
小米集團在京召開新品發布會,正式發布...
-
小米13Ultra發布:告別數碼味 回歸影像光學原點
小米集團在京召開新品發布會,正式發布...
-
華為超聯接筆記本MateBookD14發布 這才是大學生與新銳白領的夢中情本!
在當代大學生和新銳職場人士的眼中,如...
-
庫克擔任蘋果CEO已4250天 成蘋果任職時間最長正式CEO
據外媒報道,自2011年8月25日接替喬布斯...
-
小米13Ultra將首發索尼IMX858傳感器:所有副攝與主攝嚴格拉齊
據官方日前確認,全新的小米13 Ultra將...
-
多款重磅新品及解決方案發布 中興通訊舉辦2023年度云網生態峰會
2023年度中興通訊云網生態峰會在深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