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苗情最為復雜的一年” 科技力量讓“中國飯碗”盛滿中國糧
3月下旬,一場不期而至的“倒春寒”襲擊了位于濟南市工業北路202號的山東省農科院小麥試驗基地。氣溫從20多攝氏度一下子降到了零下,小麥是否會“感冒”?
“只要技術到位,只要科學管理,這樣的小麥沒問題。”站在試驗田里,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農科院作物所研究員趙振東給出解決方案。
去年我國冬麥區發生非常嚴重的秋汛,小麥播期普遍推遲。惡劣天氣對小麥生產的影響,反映在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的文件上,表述為現在“是近年來苗情最為復雜的一年”。
該文件寫道:“受去年秋汛影響,我省小麥播種期平均推遲10—15天,晚播面積大,冬前麥田弱苗、壯苗、旺苗、‘一根針’‘土里捂’等各種情況并存。”
作為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副組長,山東農業大學教授王振林深知這種情況對小麥產出意味著什么。
春節過后,他幾乎沒有在學校出現過,而是輾轉多地,從德州到菏澤,到濟南到棗莊,再到泰安……山東16地市,只要他能跑的,幾乎都跑遍了。
正因為情況復雜,種糧大戶們并無十足經驗應對,這時候需要專家站出來,讓科技沖在最前線。
趕在雨水節氣之前,王振林又站到了小麥田間。種糧大戶里三層、外三層地圍攏過來,如饑似渴地聽,王振林則通過現場和視頻的方式向當地種糧大戶和全省各地農機推廣站教授知識、傳遞信心:“從返青到拔節是決定小麥畝穗數的關鍵時期(從現在算起,大約有45—55天的時間),是小麥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如果此期間技術措施管理到位,抓早、抓促、抓好,就能實現弱苗轉壯,能很好彌補前期弱苗損失。”
實際上,秋汛不僅影響了山東,對河北、河南等省份的糧食生產也產生了影響。因此,農業農村部于年初啟動了冬小麥“科技壯苗”專項行動,強調“發揮農業科教系統協同優勢,統籌產業技術、農技農機推廣和農民培訓‘三大體系’,形成工作合力”,提出“加強小麥從苗期到收獲期各環節前后銜接,及時提供全程技術解決方案”,試圖發揮科技支撐作用,最大限度降低災害影響,確保夏糧豐收。
懷揣絕技的專家們走到一線去,將科技播撒到田間地頭。
前幾天,山東農業大學的教授們又組團來到全國產糧大縣肥城市,沒有過多客套,分頭直插田間,雙腳踏進黃土地里。他們在當地設立了8個培訓點,圍繞春季小麥田間管理、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田間管理、設施蔬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等進行技術培訓和現場指導。
在山東15.5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這一場景處處上演。
“專家教授到田間地頭,老百姓科技種田、奪取豐收的‘最后一公里’打通了。”泰安市劉臺村黨支部書記劉學軍的這一感嘆道出了種糧人的心聲。
春耕正當時。盡管面臨不少挑戰,但王振林仍然保持著信心。
他提出,在“對苗情把握準,對問題定位準,做到技術措施因地因苗實施準”的前提下,抓好4項技術——抓實鎮壓劃鋤,用好春季肥水,防控病蟲草害,預防“倒春寒”。
“4項技術到位,就能實現‘弱轉壯,保穗足,爭穗大,奪豐產’的管理目標。”王振林說。(王延斌 王靜)
推薦
直播更多》
-
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 向Twitter發出收購要約
和外界預期的一樣,特斯拉公司 CEO 埃...
-
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 向Twitter發出收購要約
和外界預期的一樣,特斯拉公司 CEO 埃...
-
筆記本電腦代工廠廣達發布公告 配合防疫政策暫時停工
筆記本電腦代工廠廣達今(13)日發布公告...
-
英特爾公司宣布斥資30億美元 擴建美國奧勒岡州D1X工廠
英特爾公司宣布斥資 30 億美元,擴建...
-
莆田電信積極組織開展安全運營專項工作 強化員工安全意識
為全面落實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云網安...
-
精準落實優惠稅率 河北高企稅費減免超百億元
近日,記者從河北省稅務局獲悉,2021年...
資訊更多》
焦點
- 奇瑞新能源一季度達成50013輛銷量 實現255.4%同比增長
- 昆山重新調整劃定5個靜態管理區 延長靜默期7天
- 受蘋果用戶隱私政策調整影響 科技巨頭2022年營收將減少近160億美元
- 加快湖北數字化轉型 5G信息技術重塑制造業發展形態
- 斯坦福大學團隊發表論文 展示大腦運動皮層神經網絡如何實現新記憶索引
- 廣東首座華南唯一 廣州匯云數據中心入選2021年國家新型數據中心名單
- 慢性疾病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 低齡化趨勢明顯
- 消除線路施工安全隱患 智慧光網云守護系統成為工地“火眼金睛”
- IMT-2020推進組蜂窩車聯工作組第二十次全體會議 近日在線上舉行
- 氣候變暖將珊瑚推向耐熱極限 人工智能助力尋找耐熱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