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通院預測 2025年全球總算力達到3300EFlops
在數字化、智能化的浪潮下,全球數據中心算力迎來井噴式增長。據中國信通院預測,2025年全球總算力達到3300EFlops(億億次浮點運算),相比2020年,增長了6.7倍。得益于芯片計算能力的進步,根據數據預測,2025年全球總機架數僅增長30%,但能耗增長100%。這意味著,不僅IT服務器在進步,供電制冷等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也要持續進步。
那么,未來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具有什么特征呢?華為認為下一代數據中心具有四大特征。第一,低碳共生,即資源源頭綠色化、資源利用高效化,全生命周期資源可回收;第二,融合極簡,通過創新融合,實現數據中心整體架構、供電系統和溫控系統極簡;第三,自動駕駛,借助AI技術,實現運維自動、能效自優和運營自治;第四,安全可靠是數據中心的基石,通過數字技術和整體架構設計,全方位構筑安全基石。
針對算力基礎設施,未來機架平均功率密度是現在的3倍,如果不提升供電系統的能量密度,配電房面積就會擴大3倍。為應對這個挑戰,華為推出了一系列融合創新解決方案,如單柜功率達1MW的UPS5000H,以及單柜可為300kW負載備電10分鐘的SmartLi。華為電力模塊3.0是高密省地的集大成者,全鏈融合UPS、變壓器、饋線單位等設備,實現一列一路電,并創新性將自研隔離開關集成到UPS柜中,免UPS輸入輸出配電柜部署,最終實現整個供配電系統占地減少近50%。
在“雙碳”背景下,低PUE已成為數據中心的標配和剛需,為降低能耗,數據中心要能實現自然冷卻,并具備能效自動優化能力,來高效利用自然冷源。華為間接蒸發冷卻結合AI能效優化技術,只需 一次換熱,北京地區PUE低至1.15,與傳統方案相比,能效提升15%以上,節省用水超過33%,已經成為自然冷卻的代表性技術。未來是多樣性算力并存的時代,針對超級計算、智能計算及部分高密基礎算力場景,華為認為基于間接蒸發冷卻的風液融合和熱回收技術,將助力數據中心全面降碳。
云計算已經成為主流架構,為匹配云資源池化、減少碎片化、提升系統可靠性,跨越云數據中心不同分層的聯合設計方案,正成為越來越多業主的選擇,目前已有華為云數據中心、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成都智算中心等多個項目,采用華為全棧理念進行設計和交付,并取得顯著成效。
成都智算中心是西南地區最大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算力達1000P,是中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成渝樞紐節點。通過集成高效一體化電力模塊、智能鋰電、高效溫控等先進節能產品和技術,工程現場采用“樂高式”快速堆疊,縮短施工周期達50%以上,減少建筑垃圾達80%,預計10年省電4000萬千瓦時,相當于降碳1.9萬噸、種植2.6萬棵樹。
2022中國算力大會作為中國算力領域首個全國性會議,不僅將展示算力增長對中國高質量發展、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積極影響,還將闡述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低碳演進之路,通過技術創新,助力數據中心邁向“碳中和”。
推薦
直播更多》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發布2022云計算十大關鍵詞
在日前舉辦的2022可信云大會上,中國信...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發布2022云計算十大關鍵詞
在日前舉辦的2022可信云大會上,中國信...
-
保障宜春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考試 贛西無線電監測中心及時阻斷4個考試作弊信號
近日,2021年宜春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考...
-
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 近日在云南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召開
近日,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以下簡稱旅交...
-
重慶出臺多項支持5G發展政策文件 推動全市鄉鎮實現5G網絡覆蓋
為全面貫徹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以及市委...
-
西安市二季度重點項目觀摩活動啟動 對比亞迪年產12GWh新型動力電池等項目實地觀摩
7 月 20 日,西安市九個方面重點工作...
資訊更多》
焦點
- 我國在用數據中心服務器達1900萬臺 算力規模排名全球第二
- 廣西完成二類無線電監測移動站驗收 各項指標和功能符合要求
- 提高心源性猝死患者搶救成功率 上海電信在15家主要營業廳安裝自動體外除顫器
- 新基建提檔升級 中國移動為千行百業注智賦能
- 洛杉磯港每月遭受約4000萬次網絡攻擊 比疫情前增長近一倍
- 打造工業互聯網高地 安徽加快推動工業互聯網促進制造業發展
- 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 近日在首都北京舉行
- 陜西省通信管理局召開專題會議 部署全省電信網絡安全檢查工作
- 今年全球IT支出總額將增長3% 但IT硬件支出將萎縮至7678億美元
- 星際飛船超級重型助推器發生爆炸后損壞并不嚴重 或將于下周重返發射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