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機器人和AI合作可能會導致人類自滿情緒爆發以產生依賴與懶散
雖然人們對機器人、人工智能和普遍自動化搶走工作崗位的擔憂不無道理,但這些技術也因其增強人類任務的能力而備受贊譽。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當人們認為包括機器人在內的隊友已經完成了繁重的工作時,他們往往會減少對工作的投入,這種現象被稱為"社交閑散"。
當一個人認為自己的同事會接替自己的工作時,就會減少對工作的投入。柏林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想看看,當人類與機器人一起工作時,是否會出現社交閑散現象。
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迪特琳-海倫-賽梅克(Dietlind Helene Cymek)在《機器人學與人工智能前沿》(Frontiers in Robotics and AI)雜志上說:"團隊合作是一件喜憂參半的事情。協同工作可以激勵人們出色地完成任務,但也可能導致人們失去動力,因為個人的貢獻并不明顯。我們感興趣的是,當團隊伙伴是機器人時,我們是否也能發現這種激勵效果。"
【資料圖】
科學家們測試了他們的理論,要求 42 名參與者在 90 分鐘內觀察電路板圖像,找出任何錯誤。圖像是模糊的,只有將鼠標工具放在圖像上才能看到銳化后的電路板。這樣,科學家們就可以跟蹤參與者對電路板的檢查情況。
一半的參與者被告知,他們的電路板已經被一個叫"熊貓"的機器人檢查過了,他們能聽到"熊貓"的聲音,而且之前也見過。
起初,兩組參與者似乎沒有什么區別,因為他們檢查電路板的時間和查找錯誤的區域都一樣。
然而,當研究人員仔細檢查參與者的錯誤率時發現,與熊貓一起工作的人在看到機器人成功標記出許多錯誤后,發現的缺陷更少了。這可能反映了"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效應,即人們習慣于依賴某些東西--在本例中就是機器人--從而減少了對任務的參與。
參與者還被要求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評分。他們認為自己付出了同等程度的關注,但有人懷疑他們潛意識里已經開始認為"熊貓"沒有遺漏任何缺陷。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琳達-奧納施博士說:"追蹤一個人的視線很容易,但要知道他的視覺信息是否在心理層面上得到了充分的處理就難得多了。"
有人擔心,研究結果可能會對工作場所安全產生影響,尤其是"在輪班時間較長、任務都是例行公事、工作環境很少提供績效監測和反饋的情況下,積極性的喪失往往會更嚴重"。
"在一般的制造業中,尤其是在經常出現重復檢查的安全相關領域,這可能會對工作結果產生負面影響"。
關鍵詞:
推薦
-
-
-
-
-
-
榮耀筆記本三叉戟首秀 榮耀MagicBook14系列2023上市
榮耀舉行榮耀MagicBook 14系列新品發布會,推出榮耀MagicBook 14 2023和榮耀MagicBook 14 Pro 202...
來源:TechWeb -
-
-
蘋果iPhone15Pro機模視頻展示新按鈕 USB-C等外觀設計
日前一個 iPhone 15 Pro 機模出現在抖音分享的視頻中,提供了對該設備傳聞中的設計的近距離觀察。預...
來源:TechWeb -
直播更多》
-
小米13Ultra發布:告別數碼味 回歸影像光學原點
小米集團在京召開新品發布會,正式發布...
-
小米13Ultra發布:告別數碼味 回歸影像光學原點
小米集團在京召開新品發布會,正式發布...
-
華為超聯接筆記本MateBookD14發布 這才是大學生與新銳白領的夢中情本!
在當代大學生和新銳職場人士的眼中,如...
-
庫克擔任蘋果CEO已4250天 成蘋果任職時間最長正式CEO
據外媒報道,自2011年8月25日接替喬布斯...
-
小米13Ultra將首發索尼IMX858傳感器:所有副攝與主攝嚴格拉齊
據官方日前確認,全新的小米13 Ultra將...
-
多款重磅新品及解決方案發布 中興通訊舉辦2023年度云網生態峰會
2023年度中興通訊云網生態峰會在深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