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熱文:最高27W充電功率 蘋果iPhone 14 Pro Max兼容性測試
有“科技春晚”之稱的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于2022年9月8日凌晨1點準時召開,此次發布會帶來了全新iPhone 14系列,重塑的AirPods Pro以及三款新Apple Watch。全新iPhone 14系列包括iPhone14、iPhone 14 Plus、iPhone 14 Pro以及iPhone 14 Pro Max四款,9月16日正式發售。
訪問:
蘋果在線商店(中國)
【資料圖】
目前充電頭網編輯部已經到了iPhone14以及iPhone 14 Pro Max,自然新機的開箱、兼容性、全程充電測試等也在推進中,敬請期待。
新機依舊是不附送充電器,但支持快充功能,而且官方建議用戶使用20W或者更大功率的充電器給新機充電,30分鐘最多可充至50%電量,這些在官方商城都能查詢。雖說是這樣,但超大杯的iPhone 14 Pro Max的充電功率到底是27W還是35W,在手機未正式開賣前依舊眾說紛紜。
蘋果手機的銷量有目共睹,這其中當然會有不少新用戶,面對手機不再附送充電器,這些群體特別是對科技前沿信息不敏感的人多少會有些手足無措,如何讓新機獲得好的快充體驗成了他們的頭等大事。為此充電頭網專門出了一期蘋果USB-C快充充電器盤點,在售的停產的都有,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充電器充iPhone 14 Pro Max的實際表現。
iPhone 14 Pro Max充電實測
先附上蘋果11款原裝USB-C快充充電器的實際充電結果匯總圖,除蘋果18W和20W兩款充電器受自身功率限制外,另外9款都能給iPhone 14 Pro Max進行約26W左右功率充電,而充電的峰值可以超過27W。
蘋果140W充電器是2021 MacBook Pro 16隨機附送的充電器,不過現在蘋果官網也有零售,售價729元,是蘋果首款使用了氮化鎵技術的USB PD3.1快充充電器。
使用這款充電器給iPhone 14 Pro Max充電,通過ChargerLAB POWER-Z KM002C測得充電功率為8.8V 2.95A 25.99W。
蘋果96W充電器同樣是MacBook Pro隨機附送的充電器,官網零售價584元,測得其給iPhone 14 Pro Max充電的功率為8.95V 2.95A 26.37W。
蘋果87W充電器是早在2017年便推出的一款USB-C快充產品,目前已經停產,測得其給iPhone 14 Pro Max充電的功率為9.01V 2.95A 26.55W。
2021年推出的14英寸的MacBook Pro則標配的一款67W USB PD快充充電器,官網零售價399元,測得其給iPhone 14 Pro Max充電的功率為8.95V 2.95A 26.37W。
蘋果61W充電器最早于2017年推出,二代隨2018款MacBook Pro 13推出,型號由A1718更新為A1947,并新增了15V的電壓輸出檔位,已經停產。測得其給iPhone 14 Pro Max充電的功率為9V 2.94A 26.5W。
蘋果今年6月發布會上推出了MacBook Air 2022和MacBook Pro 13 2022筆記本,其中十核心GPU的版本配備了全新的35W雙口USB-C充電器,有兩種款式。蘋果35W雙USB-C口充電器A2579售價399元,測得其給iPhone 14 Pro Max充電的功率為8.96V 2.95A 26.4W。
另一款蘋果35W雙USB-C口快充充電器A2676采用經典造型設計,售價同樣是399元,測得其給iPhone 14 Pro Max充電的功率為8.9V 2.95A 26.23W。
蘋果30W充電器有2020年新款和2018年老款,外觀、三圍尺寸、重量以及PDO輸出均無變化,目前售價249元,測得其給iPhone 14 Pro Max充電的功率為8.92V 2.95A 26.28W。
蘋果29W充電器也是2017年推出的USB-C快充充電器,采用獨特的14.5V2A 29W輸出策略,目前已經停產,測得其給iPhone 14 Pro Max充電的功率為14.78V 1.76A 26.05W。
蘋果20W USB-C充電器作為2020年推出的新款iPad 8標配充電器,目前官方零售價為149元,測得其給iPhone 14 Pro Max充電的功率為9.01V 2.17A 19.57W。
最后是蘋果原裝18W PD快充充電器,是iPhone 11 Pro以及iPhone 11 Pro Max兩款手機標配的充電器,隨著蘋果iPhone充電功率的迭代,也早已停產,測得其給iPhone 14 Pro Max充電的功率為9.06V 1.96A 17.79W。
iPhone 14 Pro Max充電時長
iPhone 14 Pro Max電池容量為4323mAh,實測最大充電功率為27W,之于上一代的iPhone 13 Pro Max基本沒有變化,這樣iPhone 13 Pro Max的充電測試就非常有參考價值。
充電頭網此前已經對iPhone 13 Pro Max進行了 5W,18W,20W,30W以及96W五款不同功率的充電器充電測試,并將五種充電全程繪制成曲線圖。蘋果5W充電速度已經落伍了,1小時才能充電23%,2小時充電46%,完全充滿需要5小時。
PD快充方面,18W PD充電器半小時充電36%,1小時充電75%,完全充滿耗時2小時21分。20W充電器半小時充電42%,1小時充電79%,完全充滿耗時2小時11分。30W充電器半小時充電47%,1小時充電82%,完全充滿耗時2小時09分。最后蘋果96W PD充電器半小時充電48%,1小時充電84%,完全充滿耗時1小時49分。
iPhone 14 Pro Max第三方兼容性測試
眾所周知,蘋果官方USB-C充電器做工用料沒得說,但售價同樣也很貴,加上單一接口以及普遍較大的體積,在各因素的影響下,很多蘋果用戶都會購買小巧的20W/30W迷你充電器,多USB口的65W氮化鎵充電器來使用,持續為整個快充市場帶來活力。
關于iPhone 14 Pro Max新機的第三方充電器兼容性情況,充電頭網也是第一時間做了相關視頻并發布嗶哩嗶哩平臺,歡迎前往觀看,也感謝大家的點贊投幣支持。
充電頭網總結
通過對iPhone 14 Pro Max的充電測試發現,使用多款蘋果充電器對手機充電,幾乎都是握手在9V3A 27W檔位,手機充電功率達到26W。常見的30W充電器均具備9V3A檔位,可以說認準了9V3A輸出就能為手機提供最快的充電速度,滿足短時間快速補電需求。
對于大杯機型來說,18W和20W受限于輸出功率,在半小時的時間內,只能為手機充電到40%左右,相較30W快充,快速充電過程中,充入的電量還是有明顯差距。新購機的用戶可以直接選購較大功率的充電器,達到最快的充電效果,手上已經有20W充電器的用戶,倒也不必糾結充電的時間。
還有就是使用多口充電器同時為手機和電腦充電的用戶,至少為100W的充電器才能滿足電腦和手機的同時充電需求,雙機黨想要極致的快充效果,也需要選購65W的多口充,能夠滿足兩臺手機最快充電。
推薦
-
-
Instagram短視頻功能發展正趨于停滯 觀看時長不及TikTok十分之一
幾個月來 Instagram 一直在努力發展其短視頻項目 Reels,但據一份內部報告顯示,短視頻功能的發展正...
來源:TechWeb -
-
-
-
-
AT&T投資600萬美元推出數字素養計劃 預計有超過65000人受益
美國電信運營商AT&T計劃捐贈600萬美元,用于推動覆蓋全美范圍的數字素養計劃,預計有超過65000人受益于...
來源:人民郵電報 -
-
SpaceX用戶發出通知 將根據當地市場狀況下調費用最多可打五折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太空公司 SpaceX 已經向世界各地的太空互聯網服務星鏈用戶發出通知,宣...
來源:網易科技 -
放棄老式登錄方式 Facebook母公司正式推出Meta賬戶
社交網絡巨頭 Meta正式推出了所謂的 Meta 賬戶和 Meta Horizon 個人資料。它們將被用來取代曾經用...
來源:網易科技
直播更多》
-
快手高級副總裁帶隊國際化業務一個多月 對部門組織架構進行調整
快手高級副總裁馬宏彬在帶隊國際化業務...
-
快手高級副總裁帶隊國際化業務一個多月 對部門組織架構進行調整
快手高級副總裁馬宏彬在帶隊國際化業務...
-
特斯拉公司目前正聚焦中國市場 并打算進一步擴大在華生產
特斯拉公司目前正聚焦中國市場,并打算...
-
中國電信翼支付平臺發券61.17萬張 金額達到2355.15萬元
翼支付好搶!搶到了50元大額券!翼支付非...
-
中國電信30多款重點展項 精彩亮相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博覽會
在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博覽會上...
-
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召開專題會議 對全省無管機構下一步工作提出五點要求
近期,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召開專題會...
資訊更多》
焦點
- 順豐同城寄丟20克黃金保價8000元只賠2000元 當事人質疑保價意義何在
- SK明年將在韓國投資73萬億韓元提升產能 未來5年還將投入25萬億韓元
- 大理州首個文旅行業5G應用 5G智慧文旅項目落戶銀都水鄉
- 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全面恢復線下舉辦 大量“智慧家居”類產品吸引眼球
- 中俄邊境地區無線電頻率協調工作組及專家組會談 近日以線上視頻形式召開
- 浙江移動物聯網連接數突破1億 率先邁入萬物智聯時代
- 全力構建數據出境的“安全屏障” 9月1日起《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正式施行
- 侵犯mRNA技術平臺核心專利 莫德納對輝瑞和BioNTech提起訴訟
- T-Mobile因泄密損失5億美元 其中3.5億美元將用于用戶賠償
- 數字政府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 我國數字政府建設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