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新視野】比亞迪“開進”亞洲鋰都 285億元投建動力電池基地
亞洲鋰都宜春迎來比亞迪(002594)。8月15日,宜春市政府、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宜豐縣政府、宜春市礦業公司與比亞迪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約定,比亞迪擬在宜春市投資285億元,建設年產30GWh動力電池和年產10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及陶瓷土(含鋰)礦采選綜合開發利用生產基地項目。
訪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阿里云服務器精選特惠:1核1G云服務器低至0.9元/月
記者注意到,這是繼寧德時代(300750)、國軒高科(002074)之后,又一家落戶宜春市的全球新能源頭部企業。新能源巨頭爭相布局江西省宜春市,給外界傳遞出了什么信號?
十年前,比亞迪就有意投資宜春市,如今“十年磨一劍”雙方正式簽約。據悉,雙方自6月12日開始洽談此次合作,到簽約落地僅用時64天。巨額投資加“閃電”簽約,比亞迪看上了宜春的什么?
公開資料顯示,宜春市共有新能源(鋰電)產業鏈企業146家(其中規上企業100家),在建鋰電項目100個,總投資1214.79億元,擁有主板上市及上市企業控股子公司19家,涵蓋鋰資源采、選、冶,鋰電池關鍵材料與零配件、鋰離子電池、綠色高效儲能電池、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回收等環節,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閉環產業鏈條,業內龍頭企業包括贛鋒鋰業(002460)、紫宸科技、南氏鋰電、通瑞新能源、合眾汽車等。
宜春市正全力推動鋰電新能源產業加速突破、加速裂變,打造全球最大的碳酸鋰基地、國內重要的正極材料基地、國內最大的負極材料基地、國內最大的鋰電池基地、國內重要的鋰電池應用基地、全國知名鋰產品交易中心。
比亞迪大手筆投資宜春市,將進一步優化宜春市的資源配置、融通產業鏈上下游,加速推動宜春市的鋰電新能源產業鏈,從“上游整合下游”向“下游整合上游”轉變,推動江西省新能源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雖然比亞迪在宜春市的布局晚于寧德時代等巨頭,但是其近兩年已在全國多地布局動力電池生產基地。記者梳理發現,比亞迪自2020年3月發布刀片電池以來,通過全資子公司弗迪電池成立了超過20家弗迪系電池公司,遍布國內多個城市。
2021年,弗迪電池在重慶、深圳、鹽城、濟南、紹興、滁州、青海等地成立了11家子公司。2022年以來,弗迪電池又成立了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襄陽弗迪電池有限公司、廣西弗迪電池有限公司等10多家子公司。今年6月,弗迪電池位于紹興嵊州的生產基地項目首條生產線開通。該項目總投資約130億元,其中一期投資70億元,將生產DM-i專用刀片電池,年產能15GWh。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分析,以刀片電池為代表的新一代磷酸鐵鋰電池,經過市場檢驗獲得了各大車企認可,正逐步提升市場份額。目前,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公司正通過擴產等方式進行激烈競爭。
今年8月4日,比亞迪發布的7月產銷快報顯示,2022年7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裝機總量約7.287GWh,2022年累計裝機總量約41.329GWh。
關鍵詞: 比亞迪開進亞洲鋰都 285億元投建動力電
推薦
-
-
-
-
-
-
-
英國政府重新啟動與軟銀談判 希望吸引其子公司Arm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
該國財政部長 Nadhim Zahawi 已與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展開談判,希望吸引其子公司 Arm 在倫敦證券...
來源:愛集微 -
-
-
直播更多》
-
谷歌高管警告員工 如果第三季度業績沒有達到預期就會裁員
谷歌高管最近明確告知手下員工,要么好...
-
谷歌高管警告員工 如果第三季度業績沒有達到預期就會裁員
谷歌高管最近明確告知手下員工,要么好...
-
重慶電信工會三大舉措落實員工暑期關愛 確保員工平安度夏
前不久,重慶各地持續高溫,員工生產生...
-
全球工業互聯網平臺持續創新發展 工業互聯網平臺進入應用推廣期
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平臺...
-
奮楫數字經濟主航道 吉林全省城區實現5G和千兆網絡全面覆蓋
在2021年末舉行的吉林省委十一屆十次全...
-
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 數字經濟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已正式建立
不久前,國務院辦公廳公開文件顯示,數...
資訊更多》
焦點
- 華上光電第2季財務報告凈值為負數 即將面臨中國臺灣證券交易所營業細則規定下市
- 六方面達到行業領先標準 中國移動智慧中臺通過評估
- 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無線電管理系統 舉辦新招錄人員第二階段入職培訓班
- 提升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能力 陜西啟動工業互聯網安全深度行活動
- 重要政策文件陸續發布 數字經濟成當下經濟形態熱度“頂流”
- 北京美中宜和發生工商變更 小荷健康增持相關股權
- 助企紓困促進消費加快恢復 北京多措并舉壯大數字消費
- 數字經濟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包括哪些子體系?
- 確保防汛無線電專用頻率安全 聊城扎實開展黃河防汛無線電頻率保障工作
- 貴州省2021年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同比增長20.6% 連續7年位居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