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面板產業:從LCD彎道超車到稱霸OLED時代
集微網報道,回顧全球面板產業的發展史,自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起源后,歷經了日本發展——韓國趕超——中國臺灣崛起——中國大陸發力的過程。韓國在這一過程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甚至僅用10年時間就把在面板產業霸榜多年的日本擠下了寶座,無論是在LCD時代實現彎道超車,還是后來稱霸OLED時代都書寫了值得回味的傳奇。
芯歷史──縱覽國內外半導體產業發展歷程,挖掘行業奇聞趣事,以古鑒今,探尋產業未來發展之道。
LCD時代實現彎道超車
時間倒退至1968年,液晶顯示面板(LCD)在美國誕生,但最終沒能在當地實現產業化。在RCA、摩托羅拉、惠普等美企放棄LCD研發之際,日本須羽精工、夏普等公司入局,并從微型LCD入手成就了日后的輝煌。1994年,日本在全球面板產業的市場份額已高達94%。
韓國在眼見日本面板產業大獲成功后便盯上了這一領域,以三星電子、LG電子和現代集團為代表的韓企在1990年之前便開始了TFT-LCD研發和試產。
其中,三星電子起步最早,1984年,李健熙在接管三星后,在其它領域接連受挫,于是下定決心讓公司走“技術為先”的路線,由此便設立了TFT-LCD研究小組;1991年,三星設立TFT-LCD事業部,建成試生產線;次年,生產出2片10.4英寸液晶顯示器;1993年,開建TFT-LCD 2代生產線,1995年2月建成投產,這也是韓國的第一條液晶面板生產線。
LG電子則從1987年開始研發液晶顯示器,兩年后展示了首款產品,并于1990年成立了專門的研發中心,1995年開始在P1工廠大規模生產TFT-LCD;現代集團也于1988年成立了LCD事業部。
事實上,起初韓企涉足面板領域發展得并不順利,三星電子和LG電子分別陷入了連續七年(1990年-1997年)和八年(1987年-1994年)的虧損。在1997年前后,韓企終于迎來了咸魚翻身的機會,當時日本企業在亞洲金融危機、面板產業低谷以及美國“打壓”等多重打擊下迎來了至暗時刻。三星、LG等韓企,則采取反周期的投資策略,不顧眼前的虧損,果斷大幅投資擴建生產線,如此在面板行業回暖時蠶食了日企的大部分市場份額。
1999年對于韓國面板產業來說是一個關鍵的時間點,這一年三星以18.8%的份額位居全球平板顯示器市場榜首,LG達到16.2%,名列第二,一舉超過曾連續霸榜多年的夏普。與此同時,各大企業也開始轉而與韓企合作。1999年5月,飛利浦以16億美元換取LG面板業務50%的股權;7月,蘋果向三星面板業務投資1億美元;10月三星接獲戴爾價值85億美元的TFT-LCD大訂單的合同;11月,現代集團與IBM,康柏和Gateway簽訂了五年80億美元的筆記本電腦面板供貨合同。
在韓國面板產業三家“先驅”中,只有現代集團面板產業在后期的發展中受財務危機的拖累逐漸沒落,三星、LG則連續多年領跑LCD市場,研發最前沿的技術以及建設最新的產線,并造就了多項“第一“。
三星于2005年啟動了全球第一條第7代LCD生產線;次年研發出全球首臺120Hz 70英寸的全高清LCD面板;2011年,量產全球首款22英寸透明LCD投入量產;2013年,三星研發出世界首款55英寸曲面LCD。
從LG的發展軌跡來看,2000年和2002年分別啟動全球最早的第4代產線和第5代產線;2006年,LG位于韓國坡州全球規模最大的顯示器園區竣工,開始正式生產大型TV用LCD。
在OLED時代續寫傳奇
在這里順便提一下現在業界熟知的兩家韓國面板公司——三星顯示(Samsung Display)和LG Display的由來,前者是在2012年三星電子負責大型LCD事業的LCD事業部及負責中小型OLED事業的三星移動顯示部門合并而來;后者的前身則是1999年LG電子和飛利浦合作成立的LG.Philips LCD,直到2008年飛利浦撤資,公司名稱才變更為LG Display。
韓國面板產業在連續多年稱霸LCD市場后,便先后迎來了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兩個勁敵,這也為三星和LG后來決定關停LCD產線埋下了伏筆。中國臺灣在2003年-2009年間進行大額投資,LCD出貨量更是占據了全球40%的市場份額;中國大陸則厚積薄發,京東方、TCL等面板廠商不斷投入新一代LCD產線,在2017年市占已超過韓國。
2020年初開始,業界便不斷傳出三星顯示和LG Display關停LCD產線的消息,業界分析稱韓企退出LCD的原因一方面在于2019年面板下行周期致使兩家公司的LCD業務虧損,另一方面則在于韓企被中國大陸不斷開通的LCD產線擠壓,先發優勢所剩的紅利無幾,轉而將重心放在了OLED面板上。
OLED可以稱為給韓國面板產業帶來第二次變革的技術,這項技術本是日本率先發展,但當時技術不成熟難以量產,并未受到重視。三星和LG看中了OLED面板自發光、對比度高、色彩渲染力強等優勢,大量投入資金進行研發。
三星投入OLED研發的歷史可追溯至2001年,中間經歷了無數次失敗,終于在2009年成功研發出全球超大尺寸的6.5英寸柔性OLED面板;2014年將OLED面板應用在顯示器及穿戴式設備上;2017年量產全面屏OLED并研發出9.1英寸彈性OLED面板,同年蘋果iPhone X全面采用三星OLED面板讓OLED逐漸成為智能手機屏幕的主流,這一年三星占據了全球手機OLED面板逾95%的市場份額。時至今日,三星顯示也牢牢把握手機OLED面板市場。
LG則在稱霸OLED 電視市場,其在2012年量產球首款55英寸OLED面板后一鳴驚人,目前其大尺寸面板仍是眾多 OLED 電視廠商的首選。
可以說,韓國面板產業在三星顯示和LG Display的帶領下已經站在OLED面板行業最領先的位置,在量產、良率、成本方面都有著更多經驗。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其沒有軟肋,2019年7月,日本對韓國采取材料出口管制,其中之一就是生產OLED面板所必須的氟聚酰亞胺,此舉給了韓國面板產業重重一擊。與此同時,京東方、維信諾等中國大陸廠商的崛起也給韓國面板產業帶來了壓力。為了在OLED面板領域保持與中國大陸競爭對手的技術差距,韓國顯示行業近期甚至建議韓國政府將下一代顯示技術,如OLED和QD-OLED技術指定為國家戰略技術,并為其提供稅收優惠和投資支持。
結語:韓國面板產業雖即將告別LCD市場,但在OLED市場上仍如日中天,三星顯示和LG Display對于韓國乃至全球面板產業的發展推動作用也不可小覷。未來隨著更多中國大陸面板廠商的崛起,可以預期競爭將更加慘烈。
訪問:
京東商城
推薦
-
-
-
高通一季度取代電信運營商Verizon 首次進入三星電子五大客戶行列
高通在今年一季度取代電信運營商 Verizon,首次進入三星電子五大客戶的行列。外媒在報道中表示,在公布...
來源:TechWeb -
-
-
-
-
-
-
直播更多》
-
幫助農民提升農業生產技術 湖北黃石大冶市開展科技下鄉服務
5月初,正值農業生產旺季。湖北黃石大冶...
-
幫助農民提升農業生產技術 湖北黃石大冶市開展科技下鄉服務
5月初,正值農業生產旺季。湖北黃石大冶...
-
奧密克戎感染者體內病毒載量相對較低 多種因素造成假陰性
近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
-
俄羅斯將開征電子產品報廢回收費 或導致消費者相關負擔增加
俄羅斯微電子產業發展規劃已接近編制完...
-
LG新能源第二任CEO權暎壽 已前往美國同特斯拉高管會面
去年年底被任命為 LG 新能源第二任 C...
-
太空公司SpaceX宣布 星鏈現已覆蓋全球四大洲32個國家可用
埃隆?馬斯克旗下太空公司(Elon Musk)S...